我是一個心臟外科醫師,心臟外科醫師永遠是最後一個放棄病人的醫師,因為,我們有葉克膜。我們『信賴』機器,也可以說我們『相信』且『依賴』機器。
下鄉服務的這兩年裡,我幫自己手術完、心臟衰竭的病人放葉克膜、幫心臟內科醫師救回一命但命在旦夕的病人放葉克膜、幫在院猝死的病患放葉克膜、甚至幫到院前死亡的病患放葉克膜 (當然,不是每一個。) 我認為,生命之重值得我們盡力挽救,但另一方面,生命的尊嚴更值得我們尊重。
燒燙傷的病人最後若因感染、敗血症、嚴重發炎反應而休克、性命垂危,使用葉克膜絕對沒有幫助。
這種狀況之下,將血液自身體引流出來、在體外加溫、經過幫浦再度打回人體,24 小時必須持續滴注抗凝血劑,只會造成更大的發炎反應、更嚴重的出血不止。然後就是不斷輸血、然後全身發炎反應更劇烈、不斷惡性循環。
它最多能做的,就是勉強維持幾天監視器螢幕上的血壓、心跳數值,而代價是全身浮腫壞死、七孔流血、不成人形。我可以這麼說,在嚴重燒燙傷、性命垂危的病人身上使用葉克膜,不僅僅是浪費醫療資源,更是折磨病人、不尊重生命的行為。
這種狀況下要求醫師使用葉克膜的家屬, 我要說一句很重的話,簡直形同意圖使親人死無全屍。
「誠實面對」才能避免另一波「醫療災難」!
「關懷與互信」才能帶領我們走出黑暗與傷痛~
燒傷面積40%以上的有257人(衛福部公告,比之前公告的多13人)
我們就以長庚之前的研究「最佳」的治療成績來看好了:
40%以上燙傷的,一律都只算20%以上就好了,死亡率僅以18.5%粗算(有學者預估是30~50%)
各位知道嗎?
257 x 18.5% = 47 人!!!
最好的成績,是至少【47人死亡】!!!
最好的成績,是至少【47人死亡】!!!
最好的成績,是至少【47人死亡】!!!
這個數字,很可能更高!(有人擔憂,甚至是2-3倍?)*
因為
1. 這次的嚴重度更高
2. 18.5%是長庚單一機構強大的整外團隊的成績
3. 長庚的數據是多年分散收治的病人,而非集中的大量傷患
今天第3例的死亡,是燒傷面積50%,是提醒我們要來「面對」這個題議:給家屬過高的期待,只會給醫界帶來更大的災難!
「互信」很重要!「開誠佈公」才能共同面對!
歡迎分享~ 一起來面對~
*補充:
國外這個針對50位TBSA>40%燒燙傷研究,累積死亡人數,到100天才穩定。一年後的存活人數是19人。(也就是,死亡率62﹪)
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0420719